一、區(qū)域地質特征
山東省主要含煤地層及其上下相關地層組合分布較廣,但是,石炭—二疊系經后期隆升—斷裂—剝蝕后,殘留面積不大;侏羅系和古近系是斷陷盆地沉積,分布范圍局限。
上述特點造成了含煤地層分布面積有限,找煤難度較大。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山東的成煤時代主要為石炭—二疊紀、侏羅紀和古近紀等三期,這些含煤地層均分布于華北板塊。其中,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中侏羅世含煤地層分布在華北板塊的魯西地區(qū)(包括魯西隆起區(qū)和華北坳陷區(qū))。
二、煤炭資源儲量
煤炭是山東省的優(yōu)勢礦產之一。煤炭資源主要分布于13個市級行政區(qū)。按資源儲量統(tǒng)計,濟寧占全省總量的44.56%,菏澤占14.39%,泰安占10.47%,棗莊占6.91%,其他地市共計占23.67%。依據(jù)含煤盆地單元、構造特征、形成時代等地質因素,將山東省煤炭資源賦存區(qū)劃分出了24個煤田(如下表),以及6個獨立的小型煤礦點。
三、煤炭資源分布特點
(1)地域分布上表現(xiàn)為西部多、東部少。以沂沭斷裂帶為界,斷裂以西的魯西地區(qū)(魯西隆起區(qū))煤炭資源量占比97.5%,其余是魯東地區(qū)魯北隆起黃縣煤田。根據(jù)成煤時代,石炭—二疊紀資源量多,其他時代少。
(2)煤類比較齊全,煙煤多,非煙煤少。煙煤中以氣煤、肥煤為主,主要分布于魯中、魯西南地區(qū)。全省累計查明資源儲量中煙煤占87.3%,無煙煤占3.0%,褐煤占4.4%,天然焦占4.9%,其他分類不明煤類占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