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鞍鋼鲅魚圈210萬噸礦渣粉工程1號礦渣粉生產線順利達產,此舉標志著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礦渣粉生產線在鞍鋼鲅魚圈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為鞍鋼應對鋼市“寒冬”增添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鞍鋼鲅魚圈210萬噸礦渣粉工程包括3條設計能力均為70萬噸/年的礦渣粉生產線。該工程的主體生產設備和工藝技術是從德國引進的,是目前國際上規(guī)模較大、技術最先進的立式輥磨系統(tǒng),其他在線設備和公輔配套設備由鞍鋼自行制造。建設中,鞍鋼不斷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化工藝技術,自主研發(fā)外循環(huán)除鐵系統(tǒng),水渣中2%的鐵珠可成功回收,僅此一項每年可以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1000萬元的效益,實現了回收鐵資源與提高礦渣微粉質量的雙豐收。
據了解,此項工程從去年4月28日開始實施。該項目1號生產線于今年4月28日單機試車,5月30日熱負荷試車,僅用5天的時間就以每小時100噸的產量實現達產,產品各項指標符合要求。2、3號生產線目前進入了單機試車階段,不久將相繼投產。據鞍鋼礦渣開發(fā)公司負責人介紹,未來這個公司將不斷擴大礦渣粉生產規(guī)模,實現具備年產近400萬噸能力,成為國內最大的礦渣粉生產基地,將掌控市場絕對話語權。
礦渣粉是水泥和混凝土的優(yōu)質混合和摻和材料,可以為國家節(jié)約大量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新型綠色環(huán)保建材產品,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業(yè)內人士稱,此項工程可將鞍鋼股份鲅魚圈鋼鐵分公司生產的高爐水渣轉變?yōu)楦吒郊又诞a品的礦渣粉,一方面拓展了鞍鋼非鋼產業(yè)創(chuàng)效渠道,另一方面也實現了清潔生產,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鞍鋼鲅魚圈鋼鐵基地具備年產493萬噸鐵、500萬噸鋼、200萬噸寬厚板和296萬噸熱軋卷板等系列鋼鐵產品的生產能力。是一座首個由我國自主設計、技術總負責,具有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沿海鋼鐵聯合企業(yè),是鞍鋼落實國家鋼鐵產業(yè)發(fā)展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項目,也是繼鞍鋼西部500萬噸現代化精品板材基地之后,鞍鋼全流程自主設計、集成、施工建成的又一座現代化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是鞍鋼自主創(chuàng)新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于2008年9月10日建成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