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隨著一陣響亮的鞭炮聲,位于北京路延長線與北辰大道交叉口的云南迄今第一高樓欣都龍城5號樓以186米的高度榮耀封頂。這份榮耀所包含的意義不僅僅是大樓的直觀高度,更有價值的是其中的科技攻關和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欣都龍城是云南四建依托建工集團的經(jīng)營平臺承建的工程,由云南四建滑模分公司具體施工。總建筑面積149325平方米,合同造價約2.25億元,工期630天,兩幢主樓,最高樓高達186米,共計47層。如此高的樓層,如此短的工期,要如何才能在確保施工安全與質(zhì)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綜合成本,提高施工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呢?這成了擺在四建人面前的首要難題。承建者大膽創(chuàng)新,在省內(nèi)首家使用爬模施工工藝,由云南四建滑模分公司的技術總工張宗亮擔任此項目的項目經(jīng)理。第一次主持超高層施工和使用爬模技術,張宗亮面臨各種新的問題,但是他不辱使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協(xié)調(diào)解決了施工現(xiàn)場中發(fā)生的各種難題?;A施工時采用了旋挖樁機挖集水井及人工挖孔集水井配合排水溝的方式進行強降水,主體施工時采用了目前云南民用建筑施工中最大塔吊7034、最大高度砼輸送泵220KW能夠輸送300m高的輸送泵、最高施工電梯和國內(nèi)先進的自密實砼澆筑柱芯技術。
以“效益至尊”為目的,打造“節(jié)約型、環(huán)保型、科技型”綠色品牌工程,這個目標在欣都龍城這個項目上得到了全面體現(xiàn)。他們把建筑垃圾“變廢為寶”,收集施工過程中的建筑渣土、裝修垃圾、拆違垃圾、泥漿等,進行再生產(chǎn),到目前為止,已生產(chǎn)出了免燒磚400000塊,按照0.33元/塊的市場價計算,市值132000元。
![粗選、破碎、篩分、磁選、風選](/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112/365605001324521503.jpg)
到底建筑垃圾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呢?首先項目部對施工過程中的所有建筑垃圾按建筑渣土、裝修垃圾、拆違垃圾、泥漿等進行收集、分流和分類。然后加工成骨料,用于生產(chǎn)新型墻體材料,生產(chǎn)工序主要包括粗選、破碎、篩分、磁選、風選等,主要骨料產(chǎn)品包括標準磚再生材料、0~5毫米混凝土再生砂、5~15毫米、15~25毫米、25~40毫米混凝土再生材料,這些骨料具有空隙率高的特點,可以生產(chǎn)出混凝土砌塊、建筑隔聲、保溫、防火、防水墻板、建筑裝飾磚等墻體材料。這樣,建筑垃圾就得到了100%的利用,真正實現(xiàn)了綠色施工。生產(chǎn)出來的再生磚塊經(jīng)過相關部門的檢測,完全可以替代天然沙石,運用在混凝土中建造的樓房使用壽命更長。在整個建筑垃圾建材化過程中,項目部只是投入了6萬元的設備,技術人員全是對施工管理人員的再培訓,一人多崗使用。
在云南四建,創(chuàng)安全質(zhì)量標準化工地是項目管理落地的一大抓手。該項目榮獲“2011年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誠信工地”、“昆明市安全質(zhì)量標化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