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水北調引江補漢工程張家山砂石加工系統(tǒng)單線投產,這是引江補漢工程全線規(guī)模最大的砂石料場。料場位于湖北??悼h歇馬鎮(zhèn)與馬良鎮(zhèn)交界處,1200米的巨型傳送帶橫空屹立,破碎機、污水處理池等大型設備已安裝到位。
料場采用濕法生產工藝,主要承擔4個標段共計約290萬立方米混凝土骨料,以及約58萬噸豆礫石的生產任務,累計需生產成品砂石骨料約648.8萬噸。

“引江補漢工程張家山砂石系統(tǒng)單線投產!”隨著現場總指揮的一聲令下,霎時間,發(fā)動機機器轟鳴,碩大的白云巖石從投料口進入傳送帶,被輸送到破碎機的巨型“大口”,噼里啪啦一陣聲響,白云巖被分解成更小的石塊后,再次傳送到破碎車間和粉篩車間,隨后被加工成引江補漢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骨料以及豆礫石。

“張家山砂石料場主要供應3、4、5、6標290萬噸混凝土砂石骨料,整個砂石料場采用污水回收利用和壓濾的方式,達到零排放標準。”中鐵十八局引江補漢4標張家山砂石料場負責人侯志波介紹說。

據了解,張家山石料場采用濕法生產工藝,主要承擔4個標段共計約290萬立方米混凝土骨料以及約58萬噸豆礫石的生產任務,累計需生產成品砂石骨料約648.8萬噸。砂石加工系統(tǒng)采用國內先進工藝,通過“立軸+棒磨”聯合制砂技術,實現水工用砂和管片用砂雙線生產,做到集約化、自動化、網絡化控制,同步實現設備狀況實時監(jiān)控、在線計量和在線質量檢測。

據侯志波介紹,整個砂石料場配備了最強“大腦”,采用DCS操作系統(tǒng),全程只需兩個人在控制室進行控制。
“砂石料場投產運營以后,每小時可生產砂石料750噸,其中人工砂每小時不小于345噸,將為引江補漢工程提供優(yōu)質、穩(wěn)定的砂石骨料,保證合同工期如期按時完成。”侯志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