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中, 選煤技術水平的提高是整體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 目前在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部分處于領先地位。但是我國選煤業(yè)的發(fā)展還不能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必須加快發(fā)展。
1、我國選煤水平存在的差距
我國選煤的總體水平與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
(1)入選比率低
原煤入選率僅50%,特別是動力煤僅20%左右,有15億噸左右的原煤未經任何洗選加工作為商品煤,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發(fā)達國家原煤入選率70~90%,日本、美國均占90%以上。美國原煤灰分平均14%左右。
(2)商品煤質量差
由于大量生產和消費煤炭,商品煤灰分較高,燃煤器具(鍋爐、窯爐、民用爐灶等) 又比較落后,燃燒效率低, 因此導致各行業(yè)能耗高,燃煤所引起的大氣污染比較嚴重。長期以來我國商品煤灰分全國平均21~22%,煉焦精煤全國平均9.5%左右,電廠用煤平均灰分25~28%,美國煉焦精煤灰分5~8%,電廠用煤平均灰分9.5%以下。
(3)選煤廠數量多但平均規(guī)模小
近年來雖然建設了一批大型選煤廠, 但是我國選煤廠仍以中、小型為主, 全國選煤廠平均入選能力僅1.05Mt/a。由于規(guī)模小, 其裝備水平相對來說較差, 勞動生產效率和洗選效率較低, 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4)選煤設備制造能力低,產品質量差
我國雖然建立起自己的選煤設備制造體系,用國產的設備能夠裝備300~400萬t/a能力的選煤廠,但機械設備的制造質量差,可靠性低,自動控制水平不高,成為制約我國大型選煤廠發(fā)展的瓶頸。特別是一些大型高效選煤設備的可靠性有待提高。因此選煤廠需要備用設備,使系統(tǒng)變得復雜,增加了維修工作和維護人員,提高了加工成本,降低了經濟效益。
2、國外選煤發(fā)展趨勢
發(fā)達國家歷來重視煤炭的加工利用,隨著潔凈煤技術的興起,作為其主導技術之一的選煤技術,在各國(包括發(fā)展中國家)都得到了迅速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原煤洗選比例較高,廠型趨向大型化。據統(tǒng)計,美國選煤廠最多時(1986年)達507座,平均處理能力486 t/h,而到1996年,選煤廠數量減至340座,平均處理能力增至716 t/h。
(2)重介質選煤得到較快發(fā)展。據統(tǒng)計,美國的340座選煤廠中,有43.2%裝備了重介質分選機,有51.5%裝備了重介質旋流器。澳大利亞的選煤廠中90%以上采用了重介質選煤。對德國易選煤,重介質選煤也達到22.9%。在俄羅斯現(xiàn)有的71座選煤廠中,生產能力的42%為重介質選。
(3)細粒級煤的分選與脫水成為研究開發(fā)的重點。出現(xiàn)了微泡浮選柱;充填式浮選柱;浮選旋流器;以及采用流膜選的多密度分選機;采用離心力選的選礦機、離心跳汰機; 以及高效粉煤脫水回收加壓過濾機、超高速離心機和隔膜擠壓式壓濾機等新技術和設備。
(4)廣泛使用在線監(jiān)控,實現(xiàn)選煤廠高度自動化,保證了產品質量穩(wěn)定、設備工作可靠、分選工藝和產品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并極大限度提高了產品產率和經濟效益,使工作人員大大減少,處理能力達800~1500 t/h的選煤廠每班操作人員一般不超過3人。
3、國內與國外選煤設備的對比
(1)大型破碎機
國外現(xiàn)狀:進入我國的世界知名破碎機有英國MMD(篩分破碎機)、澳大利亞愛邦(齒輪破碎機)、南非舒馬 、德國克虜伯(分級破碎機)、美國麥克拉汗的DDC-sizer 破碎機等,其中MMD有6個系列,已有幾百臺在中國選煤廠使用。處理能力:粗破12000t/h,中破500t/h;破碎強度 200Mpa;產品合格率96%,超粒<5%;使用壽命(破碎齒)國產設備的3-5倍。設計合理,MMD625型通過量1000t/h,機身高度600mm。
國內現(xiàn)狀:處理能力小,破碎強度?。?20Mpa),超粒10~30%,使用壽命短。
(2)大型篩分機
國外現(xiàn)狀:美國康威德,1ST,澳大利亞申克、羅德維奇等,在中國大型選煤廠份額>80%。
振動強度4.5g,篩框及振動器壽命>5年,噪聲低<85dB(A)。
國內現(xiàn)狀:振動強度小,處理能力小,使用壽命短設備重量重,噪聲>90db(A)。
(3)重介淺槽分選機
國外現(xiàn)狀:美國丹尼斯銷售超過400臺(含中國安太堡),澳大利亞的亞的蘆德維奇。分選粒度200~13(6)mm,分選精度Ep=0.02(+13mm)Kg/L,單機分選槽寬>7900mm,處理能力1000t/h,機體使用壽命5~8年(排矸鏈輪半年)。
國內現(xiàn)狀:最大槽寬6700mm,處理能力700t/h左右,使用壽命2000~40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