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堪稱完美;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就堪稱專家了!
——題記
“責任是一種使命, 工作意味著責任。今年兩套浮選廠裝置要生產415萬噸,尾礦品位控制在9%以內,產率平均大于70%,壓力不小。只有盡全力去做好,才能不忘初心。”記者采訪時,云天化云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朝竹語重心長地說。
在成就事業(yè)的舞臺上開心工作,做好磷礦選礦這一件事,是劉朝竹最大的心愿。
工作中的劉朝竹
作為公司2008年3月從湖北引進的人才,劉朝竹在云南磷化集團已工作了整整10年。按他的話說,公司信任他,給他搭建了一個這么好的“舞臺”,把磷礦浮選的擔子交給他,他只有努力把工作干好,才能回報公司和組織對他的信任。
10年來,劉朝竹先后在安寧礦業(yè)擔任總經理、在沙特選礦任項目負責人,目前他分管選礦工作。接手分管公司選礦工作后,他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把入選原礦品位提高到24%左右,有效提高了浮選精礦的“兩率”。通過測算,2017年7月份,該公司全國最大年處理原礦450萬噸磷礦浮選廠(簡稱450浮選廠)的尾礦品位降低了5%,增加浮選精礦1000余噸,直接降低生產成本30萬元,超額完成了浮選礦的月度計劃。
據統(tǒng)計,2017年,該公司共生產浮選磷精礦350.09萬噸,投產5年來基本實現了達產達標。由于成績突出,劉朝竹2017年獲得“云天化集團優(yōu)秀基層管理者”的榮譽稱號。
勇于擔當才有作為
2008年,學化工選礦專業(yè)的劉朝竹來到安寧礦業(yè),正趕上該公司200萬噸/年浮選裝置建成投產。圍繞裝置達產達標,他信心十足。他帶領團隊對裝置工藝流程開展了一系列技改工作,同時加強科學配礦,調整優(yōu)化試劑配比,使原礦平均品位下降到21.92%,比要求的22.5%有較大下降,精礦“兩率”也大幅度提高。在生產技術管理上,他強調“工藝紀律、勞動紀律、組織紀律”,轉變干部作風、工作作風,培養(yǎng)干部員工的責任感,要求員工把企業(yè)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嚴格生產技術管理,使裝置工藝暢通,“兩率”不斷提高。在設備裝置管理上,他突出一個“守”字和“搶”字,要求崗位操作人員堅守崗位,加強工藝管理,同時加大巡回檢查力度,遇到故障及時搶修,解決問題。
經過3年的努力,到2011年底,安寧礦業(yè)實現產值3億多元,實際平均產率64.07%,超過63.42%的理論產率;實際平均回收率82.15%,超過81.32%的理論回收率,兩率均超過了理論值,這套年產200萬噸浮選裝置實現了達產達標。
敢于擔當,才會有作為。為維護企業(yè)的合法利益,2015年3月,劉朝竹曾組織300多名員工現場施工浮選廠尾礦庫的擴建工程,最終被耽誤了3個多月的尾礦庫擴建工程得以順利完成。他說:“做事要有擔當,尾礦庫擴建是關系到安寧礦業(yè)生存發(fā)展的大事,關系到員工吃飯的問題,我不擔當,誰來擔當。”話語中透著他的執(zhí)著和拼勁。
在安寧礦業(yè)的8年時間里,200萬噸/年浮選裝置一直保持較好的工藝水平,成為公司3套浮選裝置的標桿。
2016年3月,劉朝竹受命帶領全公司選拔出來的68名職工技術輸出,陸續(xù)前往沙特阿拉伯幫助世界最大的年處理原礦1680萬噸、生產精礦530萬噸/年的磷礦選礦項目試車。在沙特一年多的日子里,從人員的吃、穿、住、行到培訓工藝設備,他都是身先士卒。不管是零度以下的早晨,還是40攝氏度的炎炎烈日,總能看到劉朝竹身穿工作服、戴護目鏡和防風沙口罩、系著安全帶,穿梭于各主要工序現場的身影。
經過近兩年的工作,他們圓滿地完成了沙特項目試車投料工作,開創(chuàng)了磷化集團海外技術服務項目的新篇章。
選礦事業(yè)任重道遠
堅持做一件事,堅持往前走,就能找到事物的規(guī)律。劉朝竹無論是擔任安寧礦業(yè)總經理、沙特技術項目負責人還是擔任公司副總經理都和選礦結下了情緣。
2017年5月,他的崗位變化后,把工作重心轉移到450萬噸/年浮選裝置的運行管理上,著力解決長期存在的工藝瓶頸。他經常深入浮選廠生產一線了解工藝、設備和生產現狀,同時多次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專題會議,先后撰寫了《關于盡快實現450浮選廠正常運行的意見》、《450選礦廠降本增效方案》、《影響精礦產率的關鍵因素及對效益的影響》等課件,并到現場同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座談,闡述降低尾礦品位的意義、提高產率帶來的效益,裝置開車率、負荷率對效率的影響等。
經過幾個月的精準技改和獨到的管理,450浮選廠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產率、回收率也有明顯提高,從2017年8月份起,月產量已突破20萬噸,尾礦品位低至10%,產率超過68%,試劑、水、電消耗明顯降低,2017年公司浮選礦共生產350.09萬噸,而450浮選廠完成了260多萬噸。
盡管取得了好成績,但劉朝竹說,離真正的達產達標還略有差距,2018年還要進一步對預選、磨礦分級等系統(tǒng)的硬件進行技術改造,力爭將尾礦品位控制在9%以內,精礦產量達到285萬噸。
用工匠精神追求選礦事業(yè),不斷追求技術指標的完美,印證了劉朝竹常說的,他這輩子就只干選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