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點,一列火車滿載“綠色”砂石骨料開進了位于大紅門附近的北京貨運中心,這也預示著北京市建筑砂石骨料綠色供應鏈建設邁出堅實一步。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806/650762001528942510.png)
圖為北京新機場軌道線01標段地上路基段,工人們正在安裝護欄、攤鋪砂石料作業(yè)
什么是“綠色”砂石骨料呢?還得從這批砂石骨料的原料說起。據調查,北京市每年工程建設砂石骨料需求缺口在1.1億噸左右,而河北環(huán)京地區(qū)擁有豐富的天然礦石和尾礦資源,僅承德市就有尾礦廢石存量達25億噸,且每年新產尾礦廢石1.5億噸。所以說,利用好這些砂石資源,既可有效保障北京工程建設長期穩(wěn)定需求,又可為河北處理閑置尾礦、廢石提供綠色解決方案。除了承德,京冀兩地相關部門多次就合作建設綠色砂石骨料供應基地事宜進行研討會商,并初步達成共識。共識中明確,河北省將于“十三五”期間陸續(xù)在環(huán)京地區(qū),主要在承德、保定、唐山境內擇地建設10個左右年產500-1000萬噸級別的綠色砂石骨料供應基地。從長遠來看,基地的建設無形中也會提高建筑砂石骨料行業(yè)水平,有利于遏制個別黑砂石加工點無序生產甚至盜采盜挖的現象,保護兩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除了原料來源要“綠色”,生產過程也處處體現“綠色”。根據京冀兩地達成的共識,北京市住建委協調相關行業(yè)協會加快出臺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入選的綠色砂石骨料基地須符合綠色化、規(guī)?;?、信息化、工業(yè)化要求,設備工藝智能先進,生產、質量等符合中國砂石協會頒布的《砂石骨料綠色生產與運輸規(guī)程》,同時,基地建設應符合綠色礦山、綠色砂石生產要求。
記者了解到,綠色運輸也是建設北京市建筑砂石骨料綠色供應鏈的重要一環(huán)。初步測算,運輸1.1億噸砂石骨料,平均每天進京貨車約1.5萬輛。長期以來,砂石骨料運輸過程缺乏有效管理,超載、超限現象較為突出,給沿途環(huán)境帶來二次污染。為此,京冀兩地交通主管部門將研究規(guī)范砂石運輸措施,進一步加強砂石運輸管理,嚴禁超載超限,在推行砂石骨料公轉鐵運輸和利用集裝箱來裝載建材的同時,鼓勵研發(fā)清潔能源車輛用于市內接駁,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對砂石骨料運輸的全程監(jiān)管。據測算,如果砂石骨料全行業(yè)實現綠色運輸,碳排放減少至少在百萬噸級。
此外,作為北京市建筑砂石骨料綠色供應鏈的最末端,使用環(huán)節(jié)同樣被要求體現“綠色”。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北京市住建委一方面將督促混凝土協會加強行業(yè)自律,規(guī)范行業(yè)采購砂石的行為,逐步加大綠色基地產品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會加大對使用來歷不明砂石骨料的打擊力度,定期開展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生產規(guī)程執(zhí)法檢查,對采購來源不明砂石的單位予以嚴肅處理,為綠色砂石騰出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