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廢棄物隨意焚燒是導致空氣污染的痛點之一。近年來,廣西因地制宜,大力推行農林廢棄物能源化利用,將其變廢為寶,守護“中國藍”。
日前,記者隨出席中國農林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高峰論壇的專家學者及業(yè)界代表,到廣西扶綏、貴港等地,參訪當?shù)剞r林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項目。
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是中國甘蔗之鄉(xiāng),常年種植甘蔗面積達125萬畝以上,入廠原料蔗600萬噸/年以上,但與此伴生的是農林廢棄物產出量也十分可觀。僅甘蔗葉、蔗渣和桉樹皮兩種主要作物的農林廢棄物每年產出量就高達800萬噸。
10日上午,記者在廣西扶綏理昂農林廢棄物發(fā)電項目園區(qū)內看到,工人們正熟練地為一輛輛滿載廢棄甘蔗葉的貨車卸貨。燃料區(qū)內,已經加工完成的廣西特有的農林廢棄物甘蔗葉、蔗渣和桉樹樹皮以及廢棄家具邊角料,按照分類被整齊地碼放在一旁,等待通過雙傳送帶運送進入鍋爐燃燒發(fā)電。80米高的廢氣排放煙囪幾乎看不到排放物。
“從我們的煙囪里排放出來的尾氣,多為水蒸氣,實際污染物排放標準低于國家標準,粉塵污染物排放量遠遠低于農民直接焚燒造成的污染量。”理昂生態(tài)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國茂告訴記者。
王國茂介紹,在這里,鍋爐充分燃燒后產生的廢氣廢料,首先由第一道脫硝工序去除氮氧化物,再經三次除塵過濾后才排出。不能燃燒的廢渣排出后可作為水泥原料賣出,而富含氮磷鉀的草木灰則被收集起來賣給化肥廠,實現(xiàn)農林廢棄物能源利用最大化。
據(jù)了解,扶綏理昂項目采用的是每小時90噸廢料耗能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每年可處理甘蔗葉、蔗渣、桉樹樹皮、稻草等農林廢棄物30多萬噸,通過燃料采購每年為當?shù)剞r民增收9000多萬元,可節(jié)約標煤6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年。
位于廣西東南部的貴港是桉樹集中種植帶,周邊桉樹加工基地有5000多家。以前,當?shù)氐蔫駱渑侔逯颇酒?,樹皮未經任何有效的處置,隨意堆積丟棄,任其就地腐敗,對當?shù)赝寥?、水源、農林作物再生產都帶來了嚴重損害。
為此,貴港理昂生物質發(fā)電公司針對當?shù)囟嘤旰王r樹皮水分含量高的情況,采用了30MW高溫高壓鍋爐,利用流態(tài)化直接燃燒裝置,可直接燃用水分50-60%的廢棄桉樹皮。至此,桉樹皮無需預干燥處理,就可直接進行能源化利用。
貴港理昂生物質發(fā)電公司負責人介紹,自2015年7月該項目投產以來,已處理桉樹皮42萬噸,相當于節(jié)約標煤5.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1萬噸,氮氧化物5257噸,二氧化硫3638噸,年度給當?shù)剞r民創(chuàng)富7000萬元,增加就業(yè)崗位1500個。
據(jù)悉,目前貴港理昂生物質發(fā)電公司通過給覃塘林產品工業(yè)園內企業(yè)集中進行高質量穩(wěn)定性供熱,使得企業(yè)不再因天氣、季節(jié)、晝夜等因素停產,產出規(guī)模成倍增長。以此同時,林產品加工企業(yè)又為電廠提供了更為充足的原料補給,探索出了一條林業(yè)廢棄物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
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副主席孫曉華表示,中國每年產生的農林廢棄物高達9億多噸,如果任其隨意丟棄焚燒,那將不可避免地加劇空氣、水源和土壤污染。“我們對農林廢棄物不能簡單地禁燒,而應該通過現(xiàn)代科技手段解決其如何環(huán)保焚燒的問題。任何垃圾都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給垃圾找到正確的出口,那么它帶給人類的就將不再是污染,而是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