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電 據鑫報報道:慶陽市長慶橋工業(yè)集中區(qū)不僅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的隴東重點建設的煤電化工產業(yè)園區(qū),也是隴東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qū)和我省的七大循環(huán)經濟示范區(qū)之一。今年,該區(qū)將以煤為媒,擬引資近800億元,分期建設煤化工產品年綜合生產能力達1500萬噸的國家級大型煤化基地。
據了解,慶陽的煤炭資源勘察累計探明煤炭儲量已超100億噸。而欲建國家級大型煤化工基地的長慶橋煤化工園區(qū)地處陜甘兩省,平涼、慶陽、咸陽三市交界處的寧縣長慶橋工業(yè)集中區(qū)。寧縣是隴東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qū)域,也是隴東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區(qū)和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集中區(qū)總體規(guī)劃面積140平方公里,其中省上批準近期實施35平方公里。寧縣煤炭資源豐富,預測煤炭儲量1027億噸,是全國煤炭儲量最多的縣之一。不僅如此,寧縣的煤質優(yōu)良,屬低灰、低碳、特低磷、高熱質不粘煤,燃燒值6.8-7個大卡。目前,寧正礦區(qū)年產2000萬噸的兩個煤礦已經開工建設,寧中礦區(qū)精查已經完成,年產2000萬噸的兩個煤礦即將開工建設。
甘肅省是一個多煤、少油、缺電的省份,石油儲量僅2.7億噸(折合標準煤3.86億噸),按目前該省的使用現狀,石油資源僅能維持30年左右。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fā)展,該省石油資源將越來越緊張,石油危機已迫在眉睫。而作為甘肅主要能源的煤炭卻十分豐富,總擁有量約1500億噸,居全國煤炭地質儲量逾千億噸以上的省、自治區(qū)中的第六位。但長期以來,甘肅一直是煤炭凈調入省份,且煤炭的產量和品種均顯不足,這與甘肅預測煤炭儲量居全國第六位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慶陽市長慶橋煤化工基地項目規(guī)劃在長慶橋園區(qū)內的賀家川、趙家河灘、頡家河灘、程舉河、鄖家山五大片區(qū)建設國家級大型煤化工基地。煤化工以生產潔凈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產品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甲醇、二甲醚等),它與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體化的新興產業(yè)。煤炭能源化工產業(yè)將在能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今后重要的發(fā)展方向,這對于減輕燃煤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有著重大意義。
據了解,該項目將分三期開發(fā)建設。一期為5年,將在2015年實現煤化工產品年生產能力470萬噸,主要建設170萬噸/年甲醇、100萬噸/年二甲醚,60萬噸/年合成氨、104萬噸/年尿素,36萬噸/年醋酸裝置。二期(2016年-2020年),新增煤化工產品452萬噸/年,使煤化工產品生產能力達到922萬噸/年。主要是新增160萬噸/年甲醇裝置,100萬噸/年二甲醚,使甲醇生產能力達到330萬噸/年,二甲醚達到200萬噸/年;新增16萬噸/年甲醛裝置、10萬噸/年脲醛樹脂裝置及2萬噸/年聚甲醛裝置;新增60萬噸/年合成氨,合成氨產能達到120萬噸/年,新增104萬噸/年尿素,使尿素產能達到208萬噸/年。三期(2021年-2030年),新增煤化工產品630萬噸/年,使煤化工產品生產能力達到1552噸/年。主要建設180萬噸/年甲醇裝置,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18萬噸/年聚乙烯、30萬噸/年聚丙烯、42萬噸/年醋酸乙烯、300萬噸/年煤制油裝置。
該項目總投資額為791.7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58.6億元,二期投資138.4億元,三期投資494.7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均銷售收入預計將達565.93億元,年均利潤額將達到140.4億元。
另據了解,慶陽市長慶橋工業(yè)集中區(qū)還將引資近9億元,對該園區(qū)的基礎設施加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