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是做好工作的靈魂”,將所有事情有效的分門別類無疑是提高效率最重要的一步,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篩分設備”則成為了在工業(yè)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就是在篩分設備領域中的佼佼者。來自北京博后篩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吳玲女士,一起來揭開煤炭篩分行業(yè)的神秘面紗。
吳玲,1975年江蘇省建設指揮部一處總工程師室工作;1982年江蘇徐州公交總公司,基建科、技術科、企管辦、辦公室工作;1998年北京科技大學短暫工作;2001年至今北京博后篩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
“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特點,造成了我國長期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要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就需推動煤炭資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干法選煤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世界性技術難題,有許多關鍵技術需要攻克,需幾代人接續(xù)奮斗。“在這種重介質干法選煤的這個寬度上,就比如說它的下限,我們希望把這個下限降得更低,把那個分選寬度變得更寬,這樣它可以處理范圍來就更大了。”
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用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力量,在尋常之中,見出奇跡和不凡。“我覺著我們最大的財富,莫過于哪怕為人類做一點點事情,都無愧于人生。”
北京博后篩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至今已經22個年頭,公司創(chuàng)始人孫剛博士從開始拿著圖紙到其他廠家加工制造,到創(chuàng)立公司,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時至今日,博后篩(公司專利產品)在業(yè)界已經小有名氣。
篩分設備在煤炭、化工、建筑、食品、醫(yī)藥、電廠等工業(yè)生產中應用相當廣泛,其中博后篩主要是應用在煤炭領域。公司創(chuàng)始人孫剛博士從大學畢業(yè)進入煤礦就對篩分設備情有獨鐘,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試驗,先后取得了多項篩分設備發(fā)明專利,后來孫剛博士在就讀中國礦業(yè)大學研究生時,經過陳清如院士導師的提點,確定了煤炭篩分設備未來發(fā)展和研究的方向,依照自己在篩分設備多年的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孫剛博士發(fā)明了博后篩。
孫剛博士在發(fā)明博后篩時,已經意識到未來煤礦大型采煤機的應用,造成了煤炭細顆粒的增多,細顆粒煤的篩分問題成為業(yè)界的一個難題,隨著大型煤礦產量的迅速增加,給煤炭加工設備提出了大型化的要求,而當時篩分設備的處理量很小,不能滿足未來市場需求。篩分設備的大型化,并不是單純的把篩分設備加長加寬,原有篩分設備的結構形式、制造技術限制了篩分設備的大型化的實現(xiàn)。孫剛博士發(fā)明的博后篩采用篩板振動篩箱不振動、大振幅、大振動強度和彈性篩面的結合降低參振質量、由多段篩面組合的獨特形式,實現(xiàn)了篩分設備的大型化,滿足了篩分設備對細粒級物料大處理量的要求。
在博后篩站穩(wěn)腳跟之后,孫剛博士轉身有投入到了“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干法選煤系統(tǒng)設備”的開發(fā)中來,它是將流化床技術應用于煤炭干法分選領域的一種高效率、寬粒度范圍的分選設備,它的特點是以氣-固懸浮體作為分選介質,在適宜條件下,這種分選介質均勻一致而且密度穩(wěn)定,這樣在床內就形成了類似濕法分選所采用的重液的分選。
“昔我二十載前,與君始相識”。22年的砥礪前行,公司成立以來,始終秉承著“以技術謀發(fā)展,以質量求生存”的理念,目前,已獲得國家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二十多項。相信干法重介分選系統(tǒng)的研制成功,將是推動選煤領域的一場革命,一定會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