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作砂石,這兩個字分開來說,我們都能夠明白。一個是砂一個石,合起來的砂石到底是怎么的東西呢?其實這就是一種石頭的粉碎物,比較粉碎的徹底的就形成了沙粉,碎得不太徹底,就形成了混合物,就叫做砂石。那么砂石這種東西既可以是由自然界自然產(chǎn)生的,也可以是人為制造的。
其實在我國的砂石資源就非常豐富,自然儲備資源就很足了。其中儲存最豐富的就是位于長江之中的砂石資源,在三峽水庫建立的這么多年間,根據(jù)勘測,位于長江水底的砂石能夠滿足國內(nèi)的很多需求。但是為什么我國不僅不開采,反而會加大了用機器粉碎來制造砂石的規(guī)模呢?

(一) 長江的砂石含量
人們都說黃河里面含有很多的泥沙,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長江雖然看起來非常清澈,但是它含有了很多砂石。因為含的大多都是砂石,而不是泥沙,所以說顏色就要比黃河清澈很多。
但是每年滾滾的長江要攜帶很多的砂石,這些砂石在經(jīng)過三峽水庫時會被沉淀下來,沉淀入河底。據(jù)悉,在三峽水庫建成的這么多年,底部堆積的砂石已經(jīng)達到了幾十億噸,如果能夠開采下來的話,能夠滿足全國工業(yè)制造中對砂石的需求。
(二) 機制砂
而人工將石頭粉碎做成的機制砂石,則是需要大量的工業(yè)投入,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這種人工制造的和大自然自然形成的砂石之間,到底存在著什么區(qū)別呢?接下來聽我們一一分析。
首先在大小和外形上,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砂石的大小是不一的,但是經(jīng)過河水的洗刷會變得更加的圓潤。而人工制造砂石大多會有尖銳的棱角,很有可能會磨傷工人的手指。
其次就是人工粉碎的砂石,在粉碎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就會產(chǎn)生粉末,這些粉末大多都是黏土粉末,再利用其做混凝土的時候,粉末的含量更高,就會影響到混凝土的質(zhì)量。
而天然形成砂石在大水的沖擊之中早就將那些粉末重刷得一干二凈。不僅不會影響混凝土的質(zhì)量,反而會增加其堅硬程度。這個原因也就導(dǎo)致了市場上天然砂石的價格要比人工制造的要貴上很多,因此很多工地在選擇的時候就會選擇價格低點的人工制造。
(三) 不開采的原因
雖然天然砂的質(zhì)量更好機,但是制砂更便宜。如果能將長江三峽之中的天然砂石開采出來,那么大量砂石很有可能就會使得天然砂石的市場價格降低。能夠讓人們用更低點的價格買到更好的品質(zhì),那為什么這么多年中國一直選擇不開采呢?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長江攜帶的這些砂石堆積在三峽水庫,開采難度是非常大的,想要開采就需要投入到更多的財力和物力。而且開采以后三峽水庫因為泥沙的含量減少,很有可能會危及到三峽水庫的穩(wěn)定性。如果大量泥沙全部被挖掘干凈的話,很有可能會產(chǎn)生決堤的風(fēng)險。
還有就是長江之中的砂石被打撈上來以后,還需要經(jīng)過各種繁復(fù)的工序和手續(xù),甚至要比人工在粉碎砂石來的復(fù)雜的多。比如說打撈出來的砂石要按照大小種類進行篩選分類。
而且打撈上的砂石大多都含有水分,還需要進行曬干等等。與其用這么多繁復(fù)的手續(xù)去耗費自然資源,還不如投入相同的金錢去選擇人工制造的砂石。
人工制造沙石擁有的優(yōu)勢就是:比如說工地上要求某種尺徑的砂石,人工制造就可以直接將砂石的切割機調(diào)整成相應(yīng)的大小生產(chǎn)出來。直接進行運輸,就免去了很多其中繁復(fù)的手續(xù)。
而自然的沙石則需要打撈以后進行分揀,再按照不同的尺寸進行曬干。然后再進行運輸,在工序上就麻煩了很多,而且還耗費了很長的時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地方因為貧困,但是擁有著豐富的山石資源。在這里開展人工制造的砂石廠可以為當(dāng)?shù)靥峁┚蜆I(yè)崗位。砂石制成以后直接運輸?shù)剿枰墓さ?,可以提供工人,司機等等工作崗位。
既有利于當(dāng)?shù)氐陌l(fā)展,也能夠滿足當(dāng)?shù)鼐用駥で蠊ぷ鞯男枨?。這樣雙贏的局面是政府希望看到的,所以說現(xiàn)在市場上的現(xiàn)象形成都是有原因的。
當(dāng)然了,我們不排除開采的可能性,但是開采以后可能需要十幾年來恢復(fù)原有的砂石儲量。因為河水想要制成沙石,相比于人工來說,時間是要更長的,甚至要長幾百倍之久。因此我們選擇人工也是更好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