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年,河南省南陽市自打擊非法采砂“雷霆”行動開展以來,取締采砂點467處,查獲違法采(運)砂船51艘、挖裝機械87臺、運砂車360輛,拆除設備311處,清理砂堆75萬立方米、棄碴棄料41萬立方米。
為實現(xiàn)對河砂資源的全面有效管理,市河長辦組織各縣市區(qū)依法沒收非法屯砂,收購合法屯砂:
南召縣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要求砂場主限期與國有砂石公司協(xié)商,作價轉讓,逾期視為非法屯砂,予以沒收;
唐河縣對“只采不用”、“只采不賣”開展全面排查,對非法屯砂予以沒收;
方城縣水利、公安部門聯(lián)動,嚴厲查處了一批“螞蟻搬家式”盜采行為。
![1548056039.jpg 1548056039.jpg](http://newsimg.cssglw.com/1548056039.jpg)
堅持國有化、標準化和智能化原則,唐河縣、南召縣、方城縣、鄧州市、淅川縣、鎮(zhèn)平縣、西峽縣、桐柏縣和新野縣等具備成立條件的縣市,國有砂石開采經營公司均已組建到位,除個別前期屯砂量較大的縣外,多數(shù)國有公司均已進入實質性運行。
落實“采運單”機制。“采運單”由市級統(tǒng)一印制、發(fā)放,分為“開采單”和“運輸單”兩種,每份一式五聯(lián)。凡是沒有“開采單”的一律不得開采,凡是沒有“運輸單”的一律不得裝運。市級已發(fā)放開采單1.6萬份,運輸單7.2萬份。
落實群眾自用砂供應機制。鎮(zhèn)平縣和南召縣對群眾自用砂采取半價銷售,對于貧困戶免費供應;鄧州市拿出財政資金500萬元,劃撥各鄉(xiāng)鎮(zhèn),用于供應群眾自用砂;唐河縣開發(fā)袋裝砂石,方便群眾使用。
落實機制砂推廣機制。南召縣、唐河縣、鎮(zhèn)平縣和內鄉(xiāng)縣已著手成立機制砂加工廠,其中南召縣機制砂4月份可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