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建筑垃圾年新增量約為3500萬-4000萬噸,存量超過3億噸,絕大部分采用堆放、填埋方式處理。按照每萬噸建筑垃圾至少占用1畝土地計算,北京市每年光堆放新增建筑垃圾就要浪費三四千畝寶貴土地資源。
建筑垃圾經過資源化處理后,每100萬噸建筑垃圾可變成88萬噸再生骨料、0.1萬噸廢金屬、2.8萬噸有機雜物、9.1萬噸渣土,可轉化為各類建筑再生材料,應用于房屋、道路、園林、市政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最終利用率可達90%以上。
北京市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比例不足5%,企業(yè)不足十家,實際處理量不過200萬噸。
北京市建筑垃圾利用現狀
近年來北京市建筑垃圾年新增量約為3500萬-4000萬噸,存量超過3億噸,絕大部分采用堆放、填埋方式處理。按照每萬噸建筑垃圾至少占用1畝土地計算,北京市每年光堆放新增建筑垃圾就要浪費三四千畝寶貴土地資源。還存在類似“深圳渣土滑坡事故”的重大安全隱患,同時污染土壤、水體和大氣,儼然已成城市公害。但是,建筑垃圾經過資源化處理后,每100萬噸建筑垃圾可變成88萬噸再生骨料、0.1萬噸廢金屬、2.8萬噸有機雜物、9.1萬噸渣土,可轉化為各類建筑再生材料,應用于房屋、道路、園林、市政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最終利用率可達90%以上。
然而,北京市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比例不足5%,企業(yè)不足10家,實際處理量不過200萬噸。與歐盟國家90%左右的利用率相去甚遠,與2011年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建筑垃圾綜合管理循環(huán)利用工作的意見》中提出的“到2012年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率達到40%,2015年達到80%”的目標也相去甚遠。2016年市委市政府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中再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標。建筑垃圾資源化發(fā)展形勢緊迫,亟待提速。
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沙河鎮(zhèn),多輛滿載建筑垃圾的綠色運輸車穿梭忙碌,將裝載的建筑垃圾投入處置設施。昌平區(qū)首個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日前正式投產。該項目將對區(qū)域內疏解騰退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所形成的再生產品將用于打造再生自然主題公園。
到2020年,沙河鎮(zhèn)疏解騰退產生的建筑垃圾預計達到230萬噸左右。如果采用傳統的填埋方式對這些建筑垃圾進行處置,將占用埋深10米的土地230畝,相當于22個足球場。如今,沙河鎮(zhèn)引入了由北京建工資源公司研發(fā)設計的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以更加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友好的方式消納建筑垃圾,為城市“留白增綠”及時提供空間。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一條綜合處置線、一條簡易處置線和一條預篩分線,由輸送設備將不同的破碎、篩分、分選、除雜設備進行串聯、組合而成。這些建筑垃圾投入處置設施后,經過破碎、篩分以及多級分選,生成不同規(guī)格的再生骨料。以這些骨料為原料,可以生產出再生磚、再生連鎖砌塊、再生砂漿、再生混凝土等各類再生產品,從而實現建筑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循環(huán)再利用,資源化率可達95%以上。
沙河鎮(zhèn)將與北京建工合作,在該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附近打造占地面積約300多畝的再生自然主題公園——沙河鎮(zhèn)環(huán)境再生展示園。這將成為沙河鎮(zhèn)的新地標。
沙河棚改現場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經理介紹,項目團隊對沙河鎮(zhèn)區(qū)域內的建筑垃圾進行了成分分析,結合再生產品應用方向及質量標準需求,因地制宜設計打造了沙河建筑垃圾資源化設施。
北京實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不但保護當地的生態(tài)資源和土地資源,同時建筑垃圾資源化還可以促進建材市場的發(fā)展,一旦產業(yè)化形成產值達數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