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粼粼的北海、精致優(yōu)美的東湖、充滿運動氣息的鹿鳴湖。11月7日,領略到了許昌這座北方水城的魅力。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711/610060001510194516.jpg)
許昌市中央公園
半世紀以來,缺水曾是許昌的城市標簽,許昌人均水資源量不足河南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而曾經(jīng)的許昌也因垃圾滿地,“晴天刮風一嘴沙,雨天淋雨一身泥”,被人戲稱為“許臟”。
2013年以來,許昌抓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的歷史機遇,謀劃實施了全長82公里的環(huán)城河道、5個城市湖泊和4片濱水林海。打造了“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huán)一水潤蓮城”的水系新格局,許昌由一個嚴重缺水城市變?yōu)?ldquo;北方水城”,令人刮目相看。此外,依托花木栽培的悠久歷史,許昌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目前,許昌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711/214142001510194564.jpg)
許昌市北海公園
昔日的“干渴之城”搖身一變?yōu)榍辶麂?ldquo;水潤之城”。如今,游行在許昌市清潩河上,一波碧水、文化長廊、人工沙灘、泛青的蘆葦與散步的市民、騎行的隊伍相映成趣。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711/490336001510194601.jpg)
三達人工濕地
在清潩河三達人工濕地上,河南景尚水環(huán)境有限公司的員工劉慧芳正在和同事對三達人工濕地經(jīng)過凈化后的水質進行檢測,“這塊濕地總占地面積77畝,日處理規(guī)模3萬噸,總投資約3000萬元。通過濕地礫石層生物膜和濕地植物根系的分解吸收,進一步提升至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Ⅳ類標準后排放,每年可以給清潩河補充大約1000萬立方米的清潔中水,有效補充了清潩河的生態(tài)基流。”劉慧芳說。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711/148779001510194621.jpg)
許昌市三達人工濕地
據(jù)許昌市環(huán)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長葛湘鋒介紹,像清潩河三達這樣的人工濕地許昌市一共規(guī)劃建設了7處,面積最大的220畝,最小的33畝,總投資約3億元,清潩河沿線的所有污水處理廠都配建類似的人工濕地后,每年可以為清潩河提供清潔中水約4000萬立方米,補充了全市1/3的生態(tài)用水。濕地建成投運后,清潩河的出境斷面達標率2016年全年保持100%,今年前10個月繼續(xù)保持100%,為清潩河流域的環(huán)境承載力全面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持續(xù)改善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1711/131204001510194639.jpg)
經(jīng)過人工濕地凈化流入清潩河的水已達到觀賞水標準
此外,經(jīng)過多年努力,許昌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也走在全國前列。在一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施工現(xiàn)場,伴隨著轟鳴聲,一臺履帶式可移動破碎篩分機“吞”下建筑垃圾,“吐”出細若米粒的可再生骨料,經(jīng)過配料、攪拌等環(huán)節(jié),“變”出一塊塊節(jié)能的保溫復合磚。依靠這樣的處理技術,大量建筑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環(huán)境的難題被攻克,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別達100%和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