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015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77歲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淳生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并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和授獎。
無論是30年的振動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成就,還是20多年里潛心研究超聲電機技術及其應用的功績,趙淳生都無愧于“全國先進工作者”這樣的榮譽。幾十年來,他以“超人”的堅強與付出,收獲了科研事業(yè)上的累累碩果:2003年獲國防科技獎一等獎,2004年獲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2013年再次榮獲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2014年,77歲的他在一年之內(nèi)拿下了包括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和超聲電機終生成就獎在內(nèi)的5個重量級獎項。
造出中國的超聲電機
趙淳生的“老本行”其實并非超聲電機,而是振動工程及其應用。1992年,54歲的趙淳生教授應邀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學術訪問,正是這次出國訪問改變了他的主攻方向。
是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了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一場專題報告會——超聲電機的發(fā)展和應用。該技術是對傳統(tǒng)電機的挑戰(zhàn),可以使電機做得足夠小,小到只有“米粒”大。這樣的微型電機甚至可以進入人的血管中。
聽完報告會,趙淳生兩眼放光。他敏銳地意識到超聲電機未來對我國大有用處,便毅然決定在年過半百的年紀,改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向超聲電機這一全新課題。
憑著振動學專業(yè)背景,他如愿成為麻省理工航空航天系超聲電機課題組一員。美方給工資,他省吃儉用后購買相關資料和元器件。一年后,一直惦念著“要研制出中國的超聲電機”的趙淳生,不顧家人的阻撓,帶著5大箱資料,獨自回到了南航。
一回到南航,趙淳生就急切地“上馬”超聲電機項目。一切從零開始,沒有場地,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成為研究室;沒有經(jīng)費,便借來1.5萬元購買一臺臺式計算機和一臺簡易的打印機。就這樣,只有4個人的團隊踏上了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新征程。
功夫不負有心人,10個月不到,我國第一臺結構完整、能夠實際運行的行波超聲電機在南航成功轉動起來,填補了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兩次癌癥背后的堅強
正當趙淳生在超聲電機領域大顯身手之際,2000年11月,他的身體亮起了“紅燈”。由于長期超負荷地工作,在單位體檢時,他被查出了肺癌。得知體檢結果,趙淳生出乎意料地鎮(zhèn)靜。他沒有將病情告訴他人,唯恐在國外的妻子、女兒擔憂,他也嚴格封閉消息。
記掛著超聲電機的趙淳生被迫躺在手術臺上,右肺一葉被切除,接下來痛苦的化療更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考驗。然而,禍不單行,肺癌手術三個月,復查時醫(yī)生發(fā)現(xiàn)他胃外還有一個鴨蛋大的腫瘤,醫(yī)生要求必須立即切除。于是,第二次手術切除了他三分之二的胃。
手術后,趙淳生體重銳減26斤,研究生去看望他時忍不住流下淚水。然而,趙淳生雖人在醫(yī)院,心卻記掛著工作。怕影響其他病人休息,趙淳生就躲到衛(wèi)生間打電話“隔空”指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那時一個月的話費高達500多元。博士生厚厚的學位論文上,有他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申請書和4份國家發(fā)明專利申請書,也都是他在病床上親筆撰寫完成的。
面對趙淳生的堅強,病魔退卻了,奇跡發(fā)生了。15年過去了,77歲的趙淳生面色紅潤,聲音洪亮,健步如飛。而今,看到每天蹬著個半舊自行車,行色匆匆地往返于家校之間的趙淳生,你完全不會想到他曾經(jīng)患過兩次癌癥。
“中國夢”需要年輕學者追逐
趙淳生并未躺在功勞簿上,而是繼續(xù)前行、不斷進取。2006年,為了將超聲電機研究擴大到復雜的壓電驅動系統(tǒng)和其他新型作動器,趙淳生創(chuàng)建了南航精密驅動研究所。2007年,研究所獲批“精密驅動技術”國防學科重點實驗室。
2010年,趙淳生為自己樹立了嶄新的目標——沖擊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專家們現(xiàn)場考察和第二次答辯的緊要關頭,正在美國訪問的趙淳生又一次不顧家人的勸阻,在春節(jié)前夕獨自專程返校,陪同專家們對實驗室進行了現(xiàn)場考察。2011年4月,“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報成功。
經(jīng)過20多年的嘔心瀝血,趙淳生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60多種超聲電機,申請有關超聲電機技術國家發(fā)明專利200多項,其中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近100項。而讓他引以為豪的不是“院士”頭銜及獲獎無數(shù),而是他的研究成果產(chǎn)業(yè)化,是他及其團隊研制成功60多種超聲電機中的一部分已應用于嫦娥三號、多種衛(wèi)星、智能炮彈等高端裝備,打破了國外在超聲電機領域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
“我年事已高,未來超聲電機的‘中國夢’需要更多懷揣夢想與激情的年輕學者去追逐。”77歲的趙淳生期望研究團隊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攻堅克難、勇往直前,讓超聲電機“中國夢”圓滿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