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謝和平院士團隊以深地工程智能建造與健康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單位在國際采礦頂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發(fā)表題為“Carbon negative backfill mining in coal mines for carbon neutralization: Chemical carbon fixation performances with mineralized gangu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標志著負碳充填開采技術取得了重要進展,顯著提升了我國煤炭開發(fā)領域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對推動煤炭領域落實“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煤礦充填開采技術是實現(xiàn)我國能源安全供應與綠色低碳發(fā)展的必然途徑。目前,現(xiàn)有充填開采原理與技術裝備體系難以突破高產(chǎn)高效、低碳開采的技術瓶頸,對充填材料及充填模式進行變革已勢在必行。針對“千米深井資源開發(fā)和千萬噸產(chǎn)能礦井充填(兩個一千)”與“近零生態(tài)損害和近零沖擊地壓(兩個近零)”的煤炭綠色低碳開采戰(zhàn)略目標,謝和平院士創(chuàng)新提出了負碳充填開采全新理念與技術框架,構建了由CO?、矸石與快速膠結物混合而成的負碳高孔隙充填材料結構CGIF(CO? Gangue Inorganic Framework),同時提出多面并采的負碳高效充填開采技術與工藝,設計架后落料聯(lián)合二氧化碳及膠凝材料噴射的負碳高效充填工藝。按每年原煤采出量為40億-45億t,進一步估算得出每年采空區(qū)CGIF混合物充填體負碳量為13.6億-21.6億t,可大幅度減少矸石充填材料的用量。
謝和平院士在第二十二屆全國科學采礦與礦壓理論會議上(2023年6月,新疆)提出負碳充填開采新理念與技術構想以來,始終堅持煤炭低碳開采與清潔利用的國家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為確保負碳充填開采研究的科學性與前瞻性,帶領研究團隊進行了明確部署與科學規(guī)劃,持續(xù)推動負碳充填開采理論技術的深入研究與成果總結。在《煤炭學報》創(chuàng)刊60周年特刊中,發(fā)表了題為《煤礦負碳高效充填開采理論與技術構想》的研究論文,全面闡述了負碳充填開采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框架及發(fā)展規(guī)劃。針對負碳充填開采方法、工藝、裝備等方面,團隊已申請發(fā)明專利19件,其中3件已獲得授權。此外,負碳充填開采技術研究得到了深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預計將在3年內建成負碳充填開采示范工程,推動負碳充填開采技術的成果轉化與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