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綠色科技助力“雙碳”目標共建美好家園?怎樣一邊開挖隧道,一邊“變廢為寶”研發(fā)新材料降本增效?
近日,在蔥郁廣西山區(qū),正在沖刺年底通車的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簡稱南天高速)建設現(xiàn)場,保利長大南天5標項目技術團隊利用隧道洞碴“變廢為寶”的機制砂,自主研發(fā)出強度提5倍以上,重量減輕75%、可大量減少因生產水泥而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高性能經濟型活性粉末混凝土(Eco-RPC),并實現(xiàn)了Eco-RPC輕量化預制蓋板量產,成為廣西第一條自主建設全自動RPC蓋板預制構件生產線。
隧道洞碴“再就業(yè)”變“高富帥”
在傳統(tǒng)觀念中,水泥混凝土又土又灰;但南天5標技術團隊卻是注入了“科技靈魂,藝術情懷”的“創(chuàng)新之土”。
據(jù)悉,該團隊通過反復試驗研究,利用隧道洞碴加工成精品機制砂及石粉,優(yōu)化配合比設計,將其與多種活性粉末、纖維、特制專用高性能外加劑等材料組合,成功制備出機制砂經濟型活性粉末混凝土(Eco-RPC):
———強度提高5倍+:隧道電纜溝傳統(tǒng)蓋板強度為30PMa,南天項目Eco-RPC抗壓強度突破160MPa,使機制砂應用朝資源化、高性能化又向前一大步;
——-重量減輕75%:蓋板由傳統(tǒng)產品厚度由10厘米優(yōu)化為2.5厘米,重量減輕75%,更便于裝運及運營養(yǎng)護;
——-水泥用量減少200%:相對傳統(tǒng)產品,Eco-RPC預制蓋板水泥用量減少200%,從而大量減少因生產水泥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嬰兒肌膚般質感:細膩而富有光澤,精美無暇的外觀讓混凝土不再“土”。
———變廢為寶:減少隧道洞碴排放的固體污染和因洞碴排放而占用土地資源。
此外,項目團隊還將提前完成既定任務的鋼筋集中加工配送廠“量身改裝”為自動化生產線基地,實現(xiàn)“一場多用”、生產線全封閉管理,讓可用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降低建設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性。
“創(chuàng)新之土”助力綠色智造
中國工程院院士、發(fā)明材料曾應用于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的混凝土專家劉加平,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期致力研究機制砂混凝土及水泥減排技術的研究員沈衛(wèi)國到南天5標ECo-RPC蓋板生產線現(xiàn)場調研,對材料技術突破,現(xiàn)場施工工藝,蒸養(yǎng)系統(tǒng),成品打包配送模塊及質量管控情況充分肯定,對銳意進取“創(chuàng)新之土”給予高度評價,并就后續(xù)提升給出了建議意見。
南天高速是廣西目前高速公路橋隧比最高的建設項目。南天5標全線共有隧道6座,單洞總長度21.194公里,標段共需RPC電纜溝蓋板八萬余塊。與全部外購蓋板相比,自研自產后其綜合效益顯著提升,且蓋板質量更加可控。
“嬰兒肌鋼鐵身”的機制砂超高性能混凝土,背后則是保利長大十年如一日研究及推廣機制砂混凝土技術。
經過十余年科技攻關,目前保利長大已形成機制砂技術標準與生產工藝、混凝土制備與質量保證的成套關鍵技術,實現(xiàn)了隧道洞碴綜合利用,及機制砂生產粉塵、泥漿的零排放,累計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約數(shù)十億元,獲得中國公路學會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4項省部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