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農村老家長大的秦雙迎,小時候偶爾會用竹篩篩去豆子里的雜質。他沒想到,自己長大后的工作就是研發(fā)、設計機械裝備的各種振動篩。眨眼間,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的他,已在南方路機公司篩分領域耕耘11年,先后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榮譽,并獲得專利34項。今年“五一”前夕,秦雙迎獲評“泉州工匠”。
秦雙迎認真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助力攻克技術難題
南方路機公司生產的大多數機械設備都會用到篩分系統(tǒng)。自擔任該公司技術部篩分室負責人以來,秦雙迎帶領篩分團隊,成功研發(fā)出一系列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振動篩分產品。“這些產品的基本原理與古老的米篩大致一樣,但功能強悍許多!”談到自己的專業(yè),平常與生人說話就會臉紅的秦雙迎頓時神采飛揚。
近年來,國內啟動一些特大橋的建設,對路面鋪裝的瀝青等物料的精度需求相應提高。“這需要我們尋求更高的篩分理論支持,實施更細的物料篩分,才能加工出高精度的建材物料。”秦雙迎和團隊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拿出了一個多點驅動式概率篩系統(tǒng)產品。但在測試時,核心的橡膠阻尼塊參數不對,導致新產品達不到設計的振幅和頻率。秦雙迎做了許多種規(guī)格的橡膠阻尼塊,前后試驗20多次,多點驅動式概率篩系統(tǒng)產品終于研發(fā)成功。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18年,運用秦雙迎上述篩分技術的南方路機設備,被港珠澳大橋項目方用于加工精度堪比面粉的瀝青拌和石料,順利鋪裝了堅固耐久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央視以《港珠澳大橋鋪裝:集成創(chuàng)新 集料生產線自主設計》為題對此做了報道。
新產品的研發(fā)過程是曲折的。秦雙迎和團隊成員們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失敗了從頭再來,不斷分析原因、請教有經驗的同仁、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順利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特別是在2013年,秦雙迎擔任“制砂立軸破碎和空氣篩分關鍵技術聯合開發(fā)”項目空氣篩技術的負責人,成功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助力公司成功占據高端精品制砂領域,獲得了明顯的市場效益。
市場技術更新迭代快,為確保產品應用,秦雙迎還帶領團隊構建了公司振動篩質量管理體系,嚴格把控振動篩的設計、制作等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測量及跟蹤處理每臺振動篩的運行數據,做到每臺振動篩有據可循、質量可控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