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效率達到90%以上,這應是對所有選煤廠,不論是重介廠,還是跳汰廠,不應有例外的原則和要求。然而目前還有不少選煤廠,選煤效率沒達到90%,而且差距還不小。小編就提高選煤廠選煤效率問題,和大家商討一下。
1 提高選煤效率的意義
選煤效率真實的代表著一個選煤廠工作水平的好壞,工藝技術水平的高低和經濟效益。所謂選煤效率就是精煤實際產率占理論產率的百分率,也就是我們實際工作效果與理想狀態(tài)的接近程度,它既有技術意義,又有經濟意義。很明顯,工藝技術水平不高,工作效果肯定好不了。所以,選煤效率是選煤廠的龍頭,選煤效率上去了,就表明該廠各方面的水平都上去了。
2 提高選煤效率的可能性
回答是肯定的。簡單的推論就可明白。對于跳汰選煤廠,大部分廠有主、再洗的跳汰流程。假設主洗、再洗的選煤效率都只達到70%,雖然不高,一般都可達到。則主、再洗累加起來,選煤效率就有可能達90%以上,即100×70%+(100-70)×70%=70%+21%=91%
當然,這樣推算不很精確。但是,只要主洗控制住矸石帶煤不很嚴重,這樣累加就大致準確。如南桐干壩子選煤廠,一臺主洗對一臺再洗,同型號,等面積,為了充分發(fā)揮設備效能,主洗處理能力25t/m2·h,再洗為10t/m2·h。操作上,采取主洗保兩頭,再洗保回收的原則,嚴格控制主洗矸石帶煤損失,有意識地多排再洗原料,結果是主洗選煤效率為70.5%,再洗選煤效率為90.5%,主再洗總效率達96.33%。某廠大量的單機檢查資料證明,塊煤重介選煤效率為95.01%,末煤重介旋流選煤效率為95.82%,煤泥浮選選煤效率為97.21%,但其月綜合,也就是全廠的選煤效率只達84.21%??梢哉J為,如果不存在明顯的漏洞,全廠選煤效率達到90%~95%毫無問題。某廠選煤效率長期達88%,就是達不到90%。將再洗機的精煤灰分調到與主洗保持合理差距后,選煤效率立刻達到了90%以上。
3 選煤效率丟到哪里去了
部分選煤廠選煤效率達不到90%以上,并不是完全因客觀條件限制。
首先,思想上對選煤效率沒有執(zhí)意的、明確的追求。不少選煤廠的一些決策人,對于選煤效率應達到多高或能達到多高,沒有明確的認識,更沒有列入計劃目標。只要完成生產任務就可以了。企業(yè)轉到以效益為中心后,有的更不考慮效率高低了;
第二,技術投入不夠。目前,仍有不少選煤廠還沒有從根本上明確向科學技術、向技術人員要水平、要效率、要效益的意識,好像效率高不高,根本在工人的操作上。這是本末顛倒;
第三,工藝流程不合理,工藝環(huán)節(jié)有欠缺。倒如,斗子撈坑實行小閉路,就使精煤產率降低2%左右;脫泥篩上不加噴水或噴水不足;尾煤濃縮機不加絮凝劑或加量不當出不了清水,嚴重影響浮選效果等;
第四,技術管理、指揮不當,沒有編制好全廠的合理運行機制,各環(huán)節(jié)間不能實行合理而有效的配合。如前所指出,再洗精煤灰分要求不同,全廠的選煤效率就不一樣,一旦精煤灰分差距搞到合理以后,選煤效率就上升到90%上了。這是主再洗的配合問題;
第五,有的廠存在明顯的漏洞,致使選煤效率長期上不去。例如某廠各單環(huán)節(jié)效率很高,都在95%以上,而全廠的選煤效率卻長期上不去,一直停留在80%~89%之間,一年中能有一兩個月達到90%就不錯了。其根本原因就是粗煤泥回收不好,不少粗粒進入浮選,不但浮選效果不好,而且造成浮選能力不足。大量煤泥未經浮選處理而直接流至廠外沉淀池,致使精煤產率低;
第六,粗煤泥回收時未能消除可消除的污染,也造成丟效率;
第七,有的廠舍不得排矸石,不能實行大排矸原則,也是丟效率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4 選煤效率的計算方法
選煤效率是衡量選煤效果和水平的標準,應用的都是一個公式。但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方面考核時,計算方法有所不同。有時應單獨計算考核,有時應累加在一起計算考核。
4.1 單機、單人的考察
單機、單人考察,就是考察單機的工作效果或單人的操作水平時的效率計算,這里分3種情況:
第一種是跳汰機單機考察和單人考察。這時,要根據單機取樣檢查的篩分、浮沉試驗資料,算出或測出精煤產率;要注意,如果測定計量的精煤,計算其產率時一定要扣掉-0.5mm的粒級數量后再定精煤產率。因為從可選性曲線上查出的理論精煤產率是以+0.5mm粒級為100%計算的。根據入料浮沉試驗繪制出的可選性曲線圖上,查出精煤理論產率,有了實際產率和理論產率后,就可以算出選煤效率了,根據選煤效率的高低可評定跳汰機分選效果的好壞和操作水平高低。這里應注意的是,選煤效率有時不一定能真正代表洗煤司機的操作水平。例如南桐干壩子選煤廠,主洗選煤效率為70.5%,再洗選煤效率為90.5%,主再洗綜合精煤選煤效率為96.33%。主洗選煤效率之所以低是為了再洗能有穩(wěn)定的、足夠量的負荷,能鋪造良好的床層,總體上能獲得良好的產品質量和較高的選煤效率。主洗機有意識多排中煤(再洗入料)、少排精煤造成的。這是技術管理上和運行上有意安排的。不如此,無法獲得96.33%的高效率。所以,在跳汰系統(tǒng)上,必須堅持“不求單機效果好,但求總體效率高”的原則。這種情況下,說主洗機操作水平低、分選效果不好就不切實際了。為避免出現(xiàn)這種不公平評價,對跳汰機司機的操作水平,最好按分選的精確度Ep值來評價;
第二種是對于重介分選的單機,單人的考察。這種檢查主要是考察單機的分選效果和操作人員的水平。計算方法就是按單機檢查取樣的篩分、浮沉試驗資料,算出或測出精煤的實際產率 (要注意,測定計算精煤數量時,一定要把-0.5mm部分扣掉再算出),從入料可選性曲線上查出理論產率,這樣,就可以正確地按公式將選煤效率值計算出來。一般來說,重介選的效率都比較高。
第三種是對浮選單機、單人的考察。浮選效率評定,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為浮選效率指數,其計算公式形式與重介選相同,浮選效率指數=浮選精煤的實際產率/根據浮選入料的分步釋放試驗確定的理論精煤產率。計算時,實際產率根據單機逐槽檢查時測定計量或根據質、數量平衡方程式計算確定。根據這個標準確定浮選效率很費事。因為除了要進行單機取樣檢查外,還要進行分步釋放試驗,還由于分步釋放所確定的理論精煤產率值偏低。因此,計算出來的選煤效率值偏高,有不少時候值要超過100%。這就有悖于實際工作效果與理想狀態(tài)的接近程度。
為避免這個矛盾,也為了方便和隨時能獲得浮選效果的評價信息,可根據化驗資料隨時計算可燃體回收率,用以評定浮選效果。按定義,只要有了入料、精煤和尾煤的灰分,就可方便地算出浮選可燃體回收產率。而入料、精煤和尾煤的灰分為煤質檢查的化驗數據,每一班次,每一天都有好多個,不做專門試驗就可得到。
4.2 系統(tǒng)的考察
有時,要對某些系統(tǒng)進行考察。目的是考察系統(tǒng)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效果,特別是各環(huán)節(jié)間的配合。因此,系統(tǒng)考察的各單環(huán)節(jié)的效率計算與前面單機、個人時相同。系統(tǒng)的效率計算,分兩種情況:一是精煤產品累加在一起,按統(tǒng)一質量要求銷售,如主再洗精煤;另一種是精選或再選,各有各的入料,各有各的產品。如跳汰粗精煤去重介旋流器精選,目的為得到更高質量的精煤;有的廠可能跳汰主洗產1號精煤,再洗產2號精煤,各有各的質量要求,分別銷售。這種情況下系統(tǒng)的考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疾鞎r,其效率計算就與單機、個人考察時完全相同。因此,系統(tǒng)考察時,就只有第一種情況,即產品累加在一起時的考察。
效率的計算是,精煤產率要根據兩個環(huán)節(jié)(或多個環(huán)節(jié)累加時亦同)的精煤累加量去掉-0.5mm級量,要注意精煤量累加時,要換算成主洗入料的基礎,定出精煤的實際產率和理論產率要根據兩部分(或多部分)精煤的加權平均質量為準在主洗入料+0.5mm級可選性曲線上去查找,然后根據公式算出系統(tǒng)總效率。一般,此時的選煤效率都較高。如前所推論的那樣,即使主洗、再洗本身效率只有70%,但系統(tǒng)累加起來也可達到91%。所以,系統(tǒng)檢查時,主要要求總體效果好,效率高。
4.3 全廠選煤效率計算
上面講的考察,都是選煤廠內部考察與部分的評價,全廠選煤效率的計算數值,則代表全廠水平的高低。如前所述,各個環(huán)節(jié)選煤效率都高,由于有丟效率的漏洞存在,全廠選煤效率可能長期達不到90%的水平。如果系統(tǒng)配合得好,沒有漏洞,即使某個環(huán)節(jié)效率不夠高,則系統(tǒng)的效率,全廠的效率也有可能很高。關鍵是沒有上面講的丟效率的地方。
計算全廠效率時,要把入洗原煤可選性做到0mm。根據這個浮沉試驗資料繪出的可選性曲線圖,按綜合精煤灰分值查出理論產率;實際精煤產率按銷售的總精煤量和庫存精煤量之和算出。但應注意計量水分應和原煤計量水分一致,否則會產生誤差或虛假。
5 如何提高選煤效率
原則上講,要提高選煤效率,使全廠效率不低于90%,就必須有針對性地將丟效率漏洞堵死。具體應采取以下措施:
(1)領導上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下決心把選煤效率搞到本廠工藝流程、設備條件下應達到、也能達到的最高水平,起碼要達到90%或以上;
(2)真正樹立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加強技術投入、向科學技術、向技術人員要效率、要效益、要水平;
(3)完善工藝流程,加強技術管理,提高操作技術;
(4)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任務要求,保證各環(huán)節(jié)在最佳配合下運行;
(5)打破傳統(tǒng)觀念和經驗主義,搞好企業(yè)診斷,切實堵住丟效率的漏洞。
6 結束語
小編在幾篇文章中,從理論到實際先后論證了洗煤廠選煤效率,一般情況下達到90%是沒有問題的。對于某些一時還沒有達到的廠,也指出了問題所在及提高措施。如都能提高到90%以上,對于我們選煤事業(yè)上水平、增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